精彩推荐

读书

1189人阅读  3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30 23:55:22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来到世界上算得上正儿八经事的也许就是读书。读书可以读出境界,读书可以彰显人品,读书可以成就事业,读书可以消磨时光。此境界、此人品、此事业与读者的经历和修养息息相关,而消磨时光者则是闲得无聊。

要读书当然就得有读书的条件和方法。古人因条件限制(贫穷或落后),读书的方法比较原始,“映雪、囊萤,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故事。

其它暂且不论,悬梁刺股的方法实在不可取。你想,一个人整天对着枯燥的文字必定心生厌倦昏昏然欲睡,头上的痛和股上的痛再怎么刺激神经,那精力也不定能聚焦到一个点上,勉强学了也记不住,倒不如顺其自然,想学时就学,要睡时则睡,强扭的瓜不甜。但就是这则劝导后来读书人的相当于童话故事的故事,不知害惨了多少读书人。其实,即便这种愚蠢方法的发明者,也不见得有多少辉煌流芳百世。倒是孔老夫子的门生子有懂得学逸结合,《论语》载:“宰我昼寝”。这一懒散行为被夫子斥为”朽木粪土”。可由于宰我极懂得学习与养生的关系,学习成绩上乘,尤其擅长演说,终于在三千弟子中脱颖而出,孔老夫子不得不将其列入十哲:“言语:宰我、子贡。”与另一“不受命”的同学端木赐齐名,成为一代语言大师,这是对“悬梁刺股”的绝妙讽刺。

历史上读书读得好的人举不胜举,但读书最多最苦的人差不多要数“诗圣”杜甫。老杜的读书,当属于专一做学问的读书,因此他的读书之于别人的读书自有神来之处,他的两种境界是别个读书人学不上的。第一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二境:“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此读书需要执著而不在于抽象的读书多寡,需要在实践中磨砺,在流离中巩固,在痛苦中反思,而不是死读书,只有这样才能在读破万卷书之后,得心应手,下笔如神。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的读书,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境界;“语不惊人死不休。”而相对于业余的或者隅尔读书的人来说,要读破万卷书谈何容易?一是找不到那么多的书,二是根本没有那个闲工夫,退一万步讲即便有了书、有了时间而且真的破了万卷,因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一目十行,看过就忘,所以也未必能做到“下笔如有神”,更不用说发惊人之语了。

在现代文人中,陈寅恪是于文史无所不能的大家,他是博士的博士、国学大师的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素有批评他人的癖好而且痛快淋漓,但陈先生却不然。他有着真正读书人的人品,为人真诚谦和,从不张扬。三十六岁与王国维等同在清华为导师,当时的名教授吴宓、朱自清等人常来听其讲课,他的德性为所有听过他讲课的人所景仰。他之于读书做学问决不图虚名,记不清在那本书上读过,说他老人家只要认为自已对某一门学术的研究已臻至境,哪怕再有一个月就可拿到文凭,他也会嚘然而止转学其他。此种不尚虚名的读书人的人品,至陈先生去世后,已经失传而且一定是后无来者了。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是古为今用的典范,是读书的天才,他是在为成就他的事业读书。他改写的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的一首诗最能表达他对读书所寄予的厚望:“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已的命运,是他的夙志,他最伟大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便是他读书的最高成就。

他是博览群书的学者。读马列的书,读帝王将相的书,读才子佳人的书,甚至读小人书(连环画),可以说他就是一个活的书库。在他的文集中,有着大量古人的语言,二十五史不可谓不浩繁,他居然通读而且还加圈加点;《资治通鉴》读了二十多遍,实乃非夷所思;对于前人的名诗名句名言更是信口道来、信手拈来全不觉凝滞。老人家的读书方法一般人也学不上,其特点是闹中取静,忙里偷闲。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改初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彪发明了林氏读书法:“急用先学”。但这个方法有些累赘,因为“教科书”不是放在家中或单位的书架上,不是放在课桌上或放在书包里,而是须臾不离其手。此方法优点是能够“立竿见影”;缺点是不容易记忆,需要反复背诵。虽然林氏本人拿捏不住自已,最终晚节不保,但其“急用先学”的读书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一二。我们许多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那年代许多试卷都是开卷考试,但是你毕竟猜不透试题究竟怎么出?真正开考的时候,情急之下有书也找不到答案。再说那一本本大书,就连编写教材的老师也保不准从头至尾说个五六不离七的,更何况莘莘学子?惟一的办法: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临考前几天,把那些自以为重要的内容摘抄下来或者划上红线,死记硬背一通,理解不理解另当别论,最重要的是“立竿见影”,通过考试大关。
读书读到这个份上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也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五大生”风靡神州大地,这是读不出境界和人品的读书(但能够读出“事业”),是为文凭读书的读书。说句难听的话,那可是个只认文凭不认人的时代,可惜我们没有赶上潮流。其时正值恢复高考不久,人才青黄不接,领导层知识面普遍较低,吐故纳新势在必行。“五大”的出现给那些有“事业心”的读书人和考场失意未能走进正规大学校门的读书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大家都恨不能一夜之间变出一张文凭来(可惜那时候制作假文凭的人尚未出世),因为那时候只要你手握一纸文凭,不管你环肥燕瘦,就等于有了一块通向仕途的敲门砖。五大“短”“松”“省”的特点,免去了一大批青年人“悬梁刺股”的寒窗之苦,他们实在是讨了一个大大的便宜,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嫉妒。

时光荏苒,再过了二十多年,涌现出我们这样一些绝对读不出境界、人品和“事业”,仅仅是为了消磨时光的业余读书人。说得好听一些是提高生活质量——自已往自已脸上贴金。这一类人现在不少,但是,我们的读书也实在是读得不轻松,因为不知道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人说,读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我很赞成这个提法。但并非读任何书都能改变一生吧。

许多年前,在与南京陶姓老师谈到怎样读书时,他曾对我说过:“读书,尤其是读古书,一定要走出来,不然极可能成为前朝的遗老。不需要每本书都要从头看到尾,有些书只要读一下目录就行,有些书知道书名和作者就行。”当时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很有些不以为然。走了这么多年的路,才终于明白了老师的忠告可谓至理名言: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实用。读古书切不可钻牛角尖,钻进“小学”研究的胡同(训诂学的殿堂离我们很远),那不是一般人去的地方。如果光在字词的背诵、章句的解读上下功夫而走不出前人的套路也不行,整天重复着古人的说教,那就真的成了前朝的遗老了。

我认为业余读书人的读书,需要具备“三解”,前二解是过程,后一解是结果。(完全是一家之言或一派胡言)。

一是不求甚解:这是我认为的最好的读书方法之一。此方法适用于学习古典文学的朋友们,因为古人写的东西,时过境迁,你不可能真正用白话把它解释或者是阐述清楚。如果真的把它们翻译成了一堆大白话,读起来肯定是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再加上考据、认证,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干的活,你也吃不准是否就百分之百地正确,倒不如留一点空白、留一点模糊与不解会更有韵味。

二是一知半解:真正要做到一知半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要多读书,历史上或现代主要作家的主要作品你不能不浏览,有些甚至要反复读,才能达到“一知”。其次,对于一些容易懂的东西你必须要弄懂,不懂的不要过于勉强,也不必穷追猛打。遗闻逸事、李长宋短,也要耳闻目击。当别人提起某某事件某某人物或某某文章的时候你最起码知道一些来龙去脉,说出一些子丑寅卯,这就达到了“半解”。有了一知半解,再加上自已日积月累的锤练,就可横行文人之天下了。

三是难分难解:这是业余书人的最高境界。当虚拟世界诞生之后,我们这些业余读书人才有了用武之地,诗词歌赋、大块文章,只要你有一文之长尽可在此驰骋。说句大实话,我们这些所谓的“作品”要是真的放到了杂志社或出版社编辑们的案头上,则是大煞了风景,第九等下下级的恐也排不上吧,被编辑们内急拿去方便了也未可知,这是我们的难言之隐.

一心想从虚拟世界中回到现实,可现实是冷酷的;常在虚拟世界中沉浮不能将自已的心血见诸白纸黑字,又觉得天生我才委屈了自已。这便是从不求甚解乃至于一知半解所带来的直接后果——难分难解。

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走出“难分难解”的困境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31 1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钱钟书的读书!世人能与其相比者恐寥寥无几?我们怎可忘了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31 13: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好读书,读好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31 14: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8错~~顶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