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建议取消“教师节”1

1316人阅读  7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0 18:07:18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分享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黄桥的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黄桥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看看怎么回事 于 2012-9-10 20:27 编辑

一问:教师,获此殊荣为哪般?

教师节,是中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意思是说人有三尊父、君、师,“而师可兼君父之尊,君父则不得兼师之尊”。可见师道之在中国文化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然而后来的现实,却完全击碎这一个历史的谎言。试看在历史上的职业划分中,三教九流,教师只能屈尊末位,所谓“臭老九”是也。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颇可道出师者之辛酸。尤其是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教师成为当时中国受害最深的一群人。再看当下,时代变迁,文化传统亦如云烟,过去的师道,日渐沦丧。就连父与君,都不再有特殊的可尊可亲的地位,“君父尚然,师又何论”,师者,甚至已成为被群起而攻之的人。

呜呼!真正的尊与亲,绝不在一个一年一度的节日里,什么时候不用再特别地过一个“教师节”,什么时候全民才是真正做到尊师重教了,社会才是真的进步了!
二问:教师节,你送礼了么?

每逢教师节,都能听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节,你给老师送礼了吗?”
  
网友徐州晓玫发贴称《教师节,要不要送礼?纠结啊》,贴曰:“我们三个同学家长聚在一起,开诚布公地讨论起来。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送与不送的区别;二、 效果;三、 要不要送礼; 四、 好老师与坏老师;五、 遇到坏老师怎么办。……大家一致认为:如果不是太坏的老师,送与不送,利害关系是不太大的,最多是老师能短期的稍微多关注一下孩子,比如:多提其回答问题、座位可以按家长要求调动、或许还可以多给些参加比赛或是其他活动的机会。但是学习是长期性的,所以最终还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如果不幸碰到了坏老师,不送的话,问题就很严重了,这样的老师会寻找机会,让孩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以至小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打击,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教师节,难道仅仅就是演变成了一个送礼节?
  
让我们再看看老师是怎么说的。网友资深长老说《我是教师,但我希望取消教师节》,贴子中有这样的话:“关于礼物,我收到过文具和鲜花,都是经济价值不大的礼物,但我很开心,不为礼物本身,而是觉得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也送学生礼物,比如适时的鼓励学生。我买过形形色色的东西给学生:吃的,用的。但是我付出的很快乐,没觉得有什么目的性。……至于希望取消教师节,是因为我觉得对教师是否重视并不体现在一个节日上,也许我们会因为这个节日多发三五百块钱,但我认为还是取消好。我承认有些道德败坏的教师有趁节日敛财之嫌,说实话,我十分憎恨这些现象。所以,还是让这个节日远离世俗,远离诟病,远离这些是是非非吧,因为我不需要通过一个节日来证明自己。”
  
在这里,双方的纠结中,明明白白地昭示出来,这样一个提倡尊师重教的节日,也已经被世俗的尘烟熏蒸得异化和扭曲了。既如此,真不如不要这个教师节,来得更加清明与自然。

三问:何时砸碎金像?还教师本来面目

自古至今,对教师这个职业,对教师的形象,各种各样的比喻实在是太多了。且让我试着列举如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高为师,身正垂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哎哟喂,当老师的简直就不是人嘛,是一尊神。本来,这些对教师的形象比喻是一种对教师的赞誉,却被社会公众演变为对教师必须是什么样子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们的社会大众这样要求,我们的师范教育这样培训,家长对老师寄予厚望,领导对老师提出要求,迫使老师自己也时刻要以此检视自身,自始至终地扮演好这一“完美的教育者”的角色而不能有半点差池,通过自己的“至善”而促使学生达到社会和家庭要求的“成功”!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比喻背后,隐藏着对教师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要求。“灵魂工程师”,用工程师来比喻教师,首先充分暴露出人们一种潜在的心态:教师是学生道德和品格的设计师、创造者,是学生个性的制造者、生产者。这一形象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和材料,教师则可以摆弄、塑造自己的学生,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何谈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自由地获得个性的发展?再次,在价值取向上,这一比喻反映出把人当物的倾向。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着的、现实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而不是无生命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以待物的方式对人,肯定是有害的。同时这句话也反映出家长的不负责任心态。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孩子的一切,能否成人成才,就要由老师负责。古亦云“子不教父之过”,你又怎么可以把家庭和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一味地推到老师的身上?
  
“传道、授业、解惑”,一是对老师提出的知识要求,必须高于学生,才可以承担起传授之责,这就要求老师要“学高”,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其实,这一点,也早有明智的古人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不要因为老师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学生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问题中的一个,就给老师判了死刑,说这个老师学识是不合格不过关的。第二,这一观点把教学的过程仅仅机械教条地划定为三项任务,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这三项任务而教,那必定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一个好的教师,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真正的作用应该是成为学生追求知识的引路人,学习能力与方法的点拔者,学生心智发展和情感成熟的启蒙者。
  
教师是“蜡烛与春蚕”,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道德境界,但反观之,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蒙在教师身上的悲剧色彩。长期以来,这种比喻几乎成了教师的“专利”,它形象刻画出教师工作的艰辛与奉献,隐含着这样的一个要求,只有全部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育成才。朝九晚五,是教师这一职业目前根本无法企及的遥远的梦想。试目如今媒体,有多少关于教师英年早逝或带病坚持工作的报道,以牺牲教师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来换取这种精神赞誉,岂不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情吗?同时,把这种精神等同于对教师的要求,也违背了起码的义利观。连马克思都承认,人必须首先满足吃穿等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够从事其他各项活动。“蜡烛、春蚕”精神,则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要求老师只可取义不能取利。这种对教师理想人格的描述,不允许作为普通人的教师是一个普通人,他必须是神,他不可能有行为选择上的道德冲突,他只能做出“蜡烛与春蚕”这样一种道德行为的选择,除此别无他途。因此,这一比喻扼杀了老师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与要求。

塑在教师身上的这些金像牢牢地束缚着教师的自由呼吸,使得教师不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重重压力下的老师,发自心底地呼唤:教师首先应是“人”,然后才是“教师”。

四问:从教=清贫?待遇,不得不说的伤痛

教师对薪资水平的抱怨由来已久。
  

社会要求教师在精神上要是一个完人,而在物质上,则一向是贫寒的表率,而且必须是两袖清风方才称得上师德典范。入了教师这一行,你就别再想着富有。我相信,凡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的,真的就没想要大富大贵。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也是讲究按劳分配的,最起码,体力脑力的付出与物质回报要有一个平衡,要能够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2012年5月17日,河北某学校高三年级的一名班主任赵鹏在收到4月份工资之后,将一瓶敌敌畏一饮而尽,自杀身亡。赵鹏每月1450元的基本工资,当护士的妻子是个临时工,月薪不足400元,却要还房贷,养儿子,还有13万元的债务背在身上。钱终归是个问题,但这又不完全是钱的问题,几乎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守在办公室和教室,守着学生和作业书本,哪里还有自我?精神的崩溃比物质的匮乏更能要人的命!赵鹏留下这样的遗书:“活着实在太累了,天天这样无休止的上班让人窒息,所领的工资只能月光。我决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我们可以指责,赵鹏太过懦弱,太不珍惜生命了。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学历、财力、社会地位远不如赵鹏的人,依然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倔强地活着。但赵鹏之死,却也警醒着这个社会,教师的待遇,何时可以真正得到落实与提高?再穷不能穷教育,一个穷教育的国家,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我们不能苛求一个整天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教师,还能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地谆谆教导孩子们,心情愉悦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海洋中。
  
更有甚者,在那些贫困落后的穷乡僻壤,在那些鸟都不拉屎的大山深处,却有着一群住着泥房子、用着泥桌子、教着泥娃子、每月领取着几百元微薄工资的民办教师群,还有一些甚至不取分文反而自己出钱贴补着学生的各种生活学习费用的义务支教老师……他们托起这些地方孩子们希望的天空,而他们自己,顾及不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庭,甚至因交不起自己的医药费,在穷困落魄中损耗着自己的青春与健康,连自己都保全不了,就像路边的一棵野草,随风逝去了无痕迹。我们不禁要问,面对他们,那些花着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无度的官老爷们情何以堪?国家政府的作为又体现在哪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调子起得再高,没有落实到老师和孩子们头上,便一切皆是虚妄。
  
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她也是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工,为了学生,为了工作,她打掉了腹中已成形的孩子,她自己薪水微薄,还每月拿出一百元资助贫困学生,她已经截肢,躺在高危病房,还关心着自己的学生……看着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看到相关部门“及时”而主动的各种荣誉和物质奖励,我们不禁唏嘘,如果丽莉老师不是出了这件事,她的待遇何时可以得到改善?尤其是想到,事故发生的时间——晚上20时38分,这个时间,难道是一个教师正常的工作时间吗?这个时候,她应该呆在家里,与家人围着电视机,嗑着瓜籽或品尝着甜美的水果,共享家庭温馨的时刻啊。光环的背后,掩盖了多少教师的无奈与悲哀!
  
付出与回报,如果不能建起一座平衡的桥梁,那就请各位把指责的手指,鄙夷的眼神,无情的批判从教师的身上移开吧!不要再对他们一味施压了。教师也是人,也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要养家糊口,他们的肉体和精神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虽然如此,不是整个教师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也仍然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着吗?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这些默默奉献的教师们,世界将是无法想象的。


本帖转自《天涯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0 18:1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嗯,好的确实多,坏的也不少。关键在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不过在泰兴地区,尤其是近10年,一直是负面消息多于正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0 18: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部分同意楼主的观念,但有一些不敢苟同,

楼主把教师的工作压力推给社会大众,这点极度不负责任。

1.教师工作压力大的第一咬音是制度问题,也就是相关教养部门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失衡早就了老师需要高分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就是一考定终身。这不仅仅祸害了教师,也祸害了孩子和家长。因为当今制度体制下,劳苦大众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就只有高考是比较现实可行的路径。这一现象造就了种种弊端。
2.教师的物质待遇问题,请千万别把自己和天朝公务员对比,因为他们是官,是爷,是全球最神奇的一群人。和他们比,你们注定悲催。看看你周围的人群,比你物质条件差的绝对是大部分人。
有句老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于“教书育人,传业授道”,而显然,你们只做到了“教书”这一点,后续的“育人”,“传业”,“授道”一点都沾不上边。有句笑话讲的很好,“花了十几年和一麻袋的钱去上学,换回了一麻袋的书本,而一麻袋的书本卖废纸的钱还不够买一本书”。教养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大学毕业就是失业,难道教师就没有一点责任?你们培养不了思想家,培养不了管理人才,培养不了技术能手,教养的社会意义在于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你们只擅长培养考试机器!当然这不是你们的本意,也不是你们的意愿,因为你们也是这种以考定论体制下的受害者,你们也是无奈的一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0 20: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吉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2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看看怎么回事 于 2012-9-10 20:27 编辑

[b]——————以上帖子转自《天涯论坛》。[/b]
本帖转自《天涯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0 2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老师现在的评价参差不齐,各方面原因都有,关键是中国的大环境太恶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9-10 2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利弊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11 13: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在我的印象里老师和医生,律师一样,老吃香的咧。怎么老师也述起苦来了。匪夷所思。兄弟别哭,哥比你更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