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孔方不兄文章专辑

13234人阅读  18人回复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 复制链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10 07: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师辛苦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13: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哈哈,已经转发到央视论坛了~

http://tv.bbs.cctv.com/viewthrea ... %3D1&frameon=no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12 20: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建议去泰无聊海陵原创看看,.好文章一大把.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2: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原帖由 心友亚洁 于 2008-6-12 20:03 发表
建议去泰无聊海陵原创看看,.好文章一大把.呵.


"好文章一大把",我找了半天,没看见~不好意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15 23: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回复 17楼 等级:中级会员 的帖子

希望不兄继续,将来有机会出个论坛文章专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黄桥闲杂谈(5)




□孔方不兄




如泰公路与姜八线在黄桥作一次约会,便留下了他们做爱的证据——十字路口。人在十字路口有时要迷茫。“黄桥”先生有文化,且有历史文化,知道全世界的繁华与繁忙往往都集中在有十字路口的地方;他不迷茫,筹措满志,于那十字路中砌一绿岛,岛中央竖一高塔,塔顶上立数面大牌——牌也不叫牌,叫名片,名片上画伟人像,题伟人字:“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毛泽东”——字是毛体;毛体的使用,基本上就把名片上的内容坐实了。

初见这张名片,不兄情绪稳定,思绪不肯稳定。最初的冲动是想查证:老人家何时、何地、因何说出这句话来。再一斟酌,罢了,不兄“服降”,黄桥藏龙卧虎,高人无数;高人之高,表现之一也在考据上。想这一句话,还不至于是无中生有吧。况且老人家虽贵为领袖,既然可以喜欢吃红烧肉,当然是也可以喜欢咱们的黄桥烧饼的。只是,“黄桥烧饼好出名的”,说这八个字出自毛泽东之手,打死不兄,不兄也不信。题词,对政治家来说不是儿戏,他老人家再好这一口,也断不肯下笔的。所以,孔方不兄就很为献此创意的高人庆幸:老兄啊,亏得是现在,早前一百年,矫诏,是要杀头的。

细细推敲,“黄桥烧饼好出名的”,实在是大白话一句。至少说明,在老人家作此“最高指示”之前,黄桥烧饼已经出名;现在也没有证据证明,自从老人家说出这句话后,黄桥烧饼比以前更加出名。因此,不兄以为,拿毛伟人的话作名片,实在是某种情结在黄桥作祟。而对这种情结,不兄很不喜欢。

“黄桥烧饼好出名的”——以此作为黄桥的城市名片,除了有扯伟人旗的嫌疑,其他并无大碍。问题是,黄桥烧饼是商品,“黄桥烧饼”如今还是品牌,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你再看这个“黄桥烧饼好出名的”,恐怕就更像是广告了。按照我国现行的《广告法》,“黄桥烧饼好出名的”,就不只是不妥,而是违法了。

这么说来,当初高人的一个创意,有可能给黄桥带来的是一个尴尬:继续将这块牌子竖在那里,有违法的嫌疑;想不违法,把牌子拿下,怕又犯忌——犯什么忌?不兄不说,你也明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想起了遇罗克
【不兄按语】窗外的雨,如泣如诉。这天气,不兄做什么都觉得不自在,也就只有读书了。读的是《炎黄春秋》(08年6月)。把一篇《集体世袭与“权力场”》读完,不兄竟想起了自己的一篇旧作,顿生于“黄桥在线”再发一次的冲动。但愿旧作还不算太旧,不至于让网友们读出霉味来。



想起了遇罗克





□孔方不兄




有些人事,虽已成历史,我们总不该忘记。央视曾有一个栏目,叫“历史上的今天”,每天五分钟,说历史。那时候,孔方不兄几乎每天看,多有感慨。“今天”说“历史”,总有取舍;而取什么,舍什么,总要看“今天”。

遗憾,“历史上的今天”现在停播了。虽然,记忆里它好像没有提过遇罗克,但,这不妨碍我对这个栏目的好感。

********

“文革”初起之时,北航附属中学的红卫兵贴出了一幅对联——上联:老子英雄儿好汉,下联: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不久,一位北京工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啃过不少马列经典、对社会各学科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全面的“将门”之后谭力夫,又对对联做了一番“理论加工”,从而使“基本如此”上升为“理应如此”。一时间,以出身定一切的歪风刮遍大地,出身不好的人倒霉了,一次次被拦在路口盘查,一次次被无数扇大门拒之于外。

正当“血统论”猖狂泛滥之际,北京一个24岁的青年工人遇罗克,“位卑未敢忘忧国”,开始严肃认真地思考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荒诞一切。他站到了抨击“血统论”斗争的最前列,写出了一篇洋洋万余言的《出身论》。他把自己的生活费用压缩到最低限度,从每月的18元学徒工资中节约出钱来,买蜡纸、钢板、铁笔和白纸,将《出身论》刻印出100多份,分头寄给党中央、中央文革小组,然后大量张贴在北京街头。遇罗克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坚持真理的回报,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等来的却是“《出身论》是大毒草”的定性。

1968年元旦,新年带给遇罗克的是一份黑色礼物。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亲自批准逮捕遇罗克。两年以后,遇罗克被指控犯有“恶毒攻击罪”和“组织反革命集团罪”,“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依法判决死刑,立即执行。”

********

四十年过去了,往事不堪回首。既然“不堪”,人们似乎也找到了一个把它遗忘的理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忘记了遇罗克;直到五年前我儿子读初三的时候,我才又想起,中国曾有这么一个热血青年,叫遇罗克。

因为儿子面临中考,我开始关注有关中考的政策。那时候我才知道,中考、高考有“加分录取”一说。那些加分政策的条款大致可分两类,一是考生自己特别优秀,或有特长,或参加什么比赛获奖;第二类加分,却与考生本人无关,能够加分,皆因了他们的父母。父、母是劳动模范的,加分;是烈士的,加分;是港澳台胞的,加分……对于这第二类的加分,我很困惑。困惑中,我想起了那个遇罗克。正是这个遇罗克,使我拿起笔来,在当年的《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样的加分要不得》——我赞成给劳模、烈士们奖励一千吨黄金,也不希望他们的子女在中考、高考的公平前加哪怕是0.1的分数……

虽然我们习惯于把报纸当作“红头文件”读,但报纸毕竟不是“红头文件”。有一句歌词写得好:“时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其实我们什么都不能改变。”随着我儿子顺利考取高中、考上大学,遇罗克,也淡出了我的记忆。

********

可是现在,孔方不兄又想起了遇罗克。

这几天,各省的高考分数陆续发布,“高录”工作即将展开;“高考考孩子,分数出来后考父母”的“新谚”又在坊间流行。“考父母”,考什么?是考父母的人民币,还是考父母的权力?——这时候,又怎能不让人想起遇罗克?不过,孔方不兄今天的想起,已大异于五年之前。我不再困惑,不再愤慨,却有了一丝痛苦和无奈。当看到“纳税超过XXX万元,其子女加分录取”的报道时,我奇怪我自己,竟然发笑;当看到今年3月,十四个部委联合发文为“海归”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他们的子女参加高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时,我虽然没有发笑,却在苦思冥想,求解什么叫“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优先录取”又该怎样来具体操作?

昨日,在一位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他所教的班,几乎集中了学校全部的教工子女,这位老师既感到了信任,又感受着压力。我读着这篇博文,心绪不宁。我开始想:我们有多少学校没有这样的“重点班”,班上集中了当地的“太子党”?我们学校各个班级的班干部,往往是些什么人的子女?学校开展活动,能够登台的学生,又是些什么人的孩子?……这些都是小事,小得只不过仅仅是“教育不读《出身论》,老师不知遇罗克”。

********

由高考录取想开去,孔方不兄浑身发凉——封建的“血统论”,犹如一个幽灵,仍在共和国的大地上四处游荡……

1970年3月5日。北京。刑场。遇罗克倒下了,倒在一声枪响之后。

叭!——

余音绕梁么?不,这个词与歌声搭配是美丽,与枪声搭配——我该不该闭上眼睛?



2007-4-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敲给黄桥烧饼的乱棒锣
敲给黄桥烧饼的乱棒锣



——黄桥闲杂谈(6)




□孔方不兄




黄桥人为黄桥烧饼披红挂绿,敲锣打鼓,这等自豪之情,不兄深为理解。黄桥作为一个镇,在全国名气太大;有人不识泰州,但知黄桥——如此“功高盖主”,亏得是地域之谓,不是人际关系,尚无危险。问题是,这么大名气的黄桥,除了烧饼,其他实在没有多少东西能拿出来让黄桥人自豪了,因此不兄就也有为烧饼凑一份热闹的雅兴。只是我天生不擅“颂乐”,操起家伙,也是瞎敲一阵乱棒锣——既是乱棒锣,不兄作这一篇,便不讲规矩,脑子里想什么,键盘上敲什么,敲它个杂乱无章。

我不知道黄桥烧饼博物馆是官办还是民办,无论谁办,对这种玩文化、玩深沉的举动,不兄多少还有好感——当然有个前提:你得会玩。不兄不是会玩之人,但还有一两二钱的自信,为正玩之士提点建议。建议一:你把“黄桥烧饼博物馆”的馆名改了,改成“中国烧饼博物馆”,如何?如此牛逼哄哄,自有道理——一则,烧饼不唯黄桥所独有,所谓“特产”,名气大耳,终不似高邮的双黄鸭蛋,离开了高邮湖,高邮的鸭子就是不肯生下双黄的蛋;二则,中国的烧饼中,黄桥烧饼名气最响亮,故而“中国烧饼博物馆”落户黄桥,估计全国各地的烧饼们都无异议,北京烧饼没意见,南京的鸭油烧饼也不好吭声;第三,这一改,就与那个脚本吻合了。

会玩的能人黄桥有不少。不说现在正在玩的,说过去,好像有三个人,不能不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桥文化站的两位站长,就将黄桥烧饼玩出了名堂。是他们,首先在文化站内举办起“黄桥烧饼制作培训中心”,为黄桥烧饼店在全国各地的开张,立下头功。第三位,是不兄的好友木子先生(黄桥小学教师,后为副校长),他与黄桥做烧饼的头牌师傅刘润宝曾朝夕相处十多天,最终为黄桥文化站写出了一册《黄桥烧饼制作教材》。那教材不兄读过,开篇第一章:绪论,吓得我赶紧正襟危坐,差一点焚香洗手。

我私下称当年文化站的两位站长为“人精”,凭一个“培训中心”,他们让黄桥文化站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都赚得钵满盆满。那些缴了学费来培训中心学习黄桥烧饼制作的青年,先学一周“理论”,然后的近两个月时间都是“实践”——所谓“理论”,便是讲读木子先生的教材;“实践”更绝,文化站新开一家烧饼店,几十号人在刘润宝师傅的指导下“义务劳动”或叫“免费打工”。因此那时候,文化站卖出的烧饼是黄桥街上质量最好的。成本低,没法不最好。一好,便有资格称“正宗”。

说到“正宗”,其实,黄桥烧饼没有正宗,或者说,谁的质量好谁就是正宗。数十年来,黄桥烧饼之正宗,就由几家烧饼店各领风骚三、五年:最初是东进饭店的烧饼最“时髦”,接下来是文化站的烧饼最风光,再后来是黄桥宾馆的烧饼最“抢手”,现如今,大概是“为群”的烧饼最热卖——或许将来不久,不兄下岗,寻活路开家烧饼店,从此“不兄牌”烧饼为正宗,倒也不是一点可能没有——还是那话,看你会不会玩。

我对做烧饼的所有知识,均来自木子先生的那册教材。现在想来,趣味未减。譬如,不兄自小看惯了烧饼店师傅用木锤锤芝麻的工作,却从来没有深究过他们为什么要锤。看过教材才知道,锤芝麻乃为去除芝麻皮,芝麻去皮,求更香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只有去皮,方不至于烧饼未熟,芝麻已焦——原来“黄桥烧饼黄又黄”,唱的是芝麻去皮的智慧。

当然,也是唱给火候的赞歌,同时也礼赞了烧饼坯子在撒上芝麻前先刷一层糖稀的英明……
(未完,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21: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敲给黄桥烧饼的乱棒锣(续)



——黄桥闲杂谈(7)




□孔方不兄




黄桥人经常吃烧饼,却不经常吃黄桥烧饼。——此话有些怪异,但错不在我,错在黄桥烧饼。它至今没有把自己定义清楚:黄桥烧饼是黄桥的涨烧饼,还是现在市售的大烧饼、小烧饼,是一个,还是一群,包不包括麻饼、斜角饼、草鞋底……

木子先生所写教材,没有论说黄桥烧饼的起源问题。他一个小学教师,是说不清楚的。说不清,就不说,此乃木子先生聪明之所在。凭不兄对木子先生的了解,让他在老祖宗的故纸堆里巡查一通,见有带“饼”的句子就抄录下来,想来并非难事。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考证黄桥烧饼的起源与考证烧饼的起源是两码事;若论烧饼在中国的起源,相信国中有专家能够说清楚。

说“黄桥烧饼历史悠久,它是效法胡饼制作的一种面食”,这就要看黄桥烧饼定义为哪一个了。定义为涨烧饼,倒像——黄桥的涨烧饼其形怪异,其状粗放,不合我汉人求精取巧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吃涨烧饼必先动刀子,这一点,倒与游牧民族刀子如影随形的特点相契合。倘若黄桥烧饼定义的不是涨烧饼,而是现在市售的大烧饼、小烧饼,再说“它是效法胡饼制作的一种面食”,怕是要闹常识性笑话。烧饼制作的整个过程,具有一切农耕文明的特征;你硬要把一个烘烤烧饼的桶炉背到马背上,就不怕炉火烫了马屁股?

木子先生的教材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黄桥曾有七十二条巷,七十二家烧饼店之谓”。小小一个黄桥镇,开着七十二家烧饼店,其产业之盛,很难相象。但是合符情理——黄桥乃数县贸易的集散中心,每天商贾云集自不待言,商人要吃饭,路上要干粮,烧饼作为一种快餐正适应了这种需求。据此,不兄敢下这样的结论:黄桥烧饼的产生与发展,是和黄桥的地域经济地位的形成与提升紧密相联的;众多烧饼店之间的竞争,促进了烧饼制作工艺的改进和烧饼质量的提高。

所以,若论“黄桥烧饼的历史功勋”,不兄之见:第一,它适应并促进了黄桥地域经济的发展;第二,它满足了本地人民和外地商人吃饱、吃好、方便、快捷的需求;第三,才轮到它主旋律唱得好,支前功劳高。

说到底,黄桥烧饼就是个烧饼,它和中国其他各地的烧饼在制作上大同小异;也正是那点小异,成就了黄桥烧饼今日的美名。但是,如果没有一场战役在黄桥开打,黄桥烧饼的美名或许会埋没至今。因此,黄桥人,感谢《黄桥烧饼歌》吧;感谢电影《黄桥决战》《东进序曲》吧;感谢作家顾寄南吧,他的散文《黄桥烧饼》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后又入选中国军事院校学生阅读篇目,所有这些,都为黄桥烧饼名震海内,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中国四大菜系的特点,那么淮扬菜系是否当得一个“甜”字?对此概括,不兄没有把握。现在假定淮扬菜甜,那么菜里放糖是肯定的了。我知道做菜用糖多是红糖,而红塘又叫古巴糖的,所以不兄相信,面对淮扬菜系的各种美誉,兄弟的古巴人民都有理由自豪一番。我对古巴人民的自豪没有异议,但不兄忍不住要对家乡的烧饼说一句:亲爱的,你就甭陶醉了,淮扬菜可没你的份,你是点心,不是菜——冒充是菜是要让人笑掉下巴的,那你可就麻烦了;人家下巴都掉了,怎么着也该判你个伤害罪吧?
(还可再续,续不续看心情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